反经-第三章权变-适变

《反经》节选

昔先王当时而立法度,临务而制事,法宜其时则理,事适其务故有功。今时移而法不变,务易而事以古,是则法与时诡,而事与务易,是以法立而时益乱,务无而事益废。此圣人之理国也,不法古,不修今,当时而立功,在难而能免。

【秦孝公用卫鞅。鞅欲变法,孝公恐天下议己,疑之。卫鞅曰:“疑行无名,疑事无功。夫有高人之行者,固见非于世;有独智之虑者,必见教于人。愚者暗于成事,智者见于未萌。人不可与虑始,而可与乐成。论至德者,不和于俗;成大功者,不谋于众。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,不法其故;苟可以利人,不循其礼。” 孝公曰:“ 善。” 甘龙曰:“ 不然。圣人不易人而教,智者不变法而治。因人而教,不劳而功成。缘法而理,吏习而人安。” 卫鞅曰:“ 龙之所言,世俗之言。常人安于习俗,学者溺于所闻。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,非所以与论于法之外也。三代不同礼而王;五霸不同法而霸。智者作法,愚者制焉。贤者更礼,不肖者拘焉。” 杜贽曰:“ 利不百,不变法;功不十,不易器。法古无过,修礼无邪。” 卫鞅又曰:“ 治代不一道,便国不法故。故汤武不循古而王,夏殷不易礼而亡。反古者不可非,而循礼者不足多。” 孝公曰:“ 善。” 遂变法也。】

由是言之,故知若人者,各因其时而建功立德焉。【孟子曰:“ 虽有磁基,不如遇时;虽有智慧,不如逢代。” 范蠡曰:“ 时不至,不可强生;事不究,不可强成。” 《语》 曰:“ 圣人修备以待时也。” 】

何以知其然耶?桓子曰:“ 三皇以道治,五帝用德化,三王由仁义,五伯用权智。” 【说曰:无制令刑罚谓之皇,有制令,无刑罚谓之义;赏善诛恶,朝诸侯,朝事,谓之王;兴兵众,立约盟,以信义矫代谓之伯。文子曰:“ 帝者,贵其德也;王者,尚其义也;霸者,迫其理也。道狭然后任智,德薄然后任刑,明浅然后任察。议曰:夫建国立功,其政不同也如此。】

五帝以上久远,经传无事,唯王霸二盛之类,以定古今之理焉。【秦汉居帝王之位,所行者霸事也。故以为德之次。】

夫王道之治,先除人害,而足其衣食。

【论曰:” 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匹妇蚕之,年五十者,可以衣帛矣。百亩之田,数口之家,耕稼修理,可以无饥矣。鸡豚狗彘之畜,不失其时,老者可以食肉矣。夫上无贪欲之求,下无奢淫之人,藉税省少而徭役不繁,其仕者,食禄而已,不与人争利焉。是以产业均而贫富不能相悬也。“ 】

然后教以礼仪。

【故明王审己正统,慎乃其位。宫室舆服不逾礼制,九女正序于内,三公分职于外。制井田以齐之,设诸侯以牧之,使饶不溢侈,少不匮乏,然后申以辟雍之化,示以揖让之容,是以和气四塞,祸乱不生,此圣王之教也。】

而威以刑诛,使知好恶去就。

是故大化四凑,天下安乐,此王者之术。

【王者,父天母地,调和阴阳,顺四时而理五行,养黎元而育群生,故王之为言往也。盖言其惠泽,优游善养润天下,天下归往之,故曰王也。】

霸功之大者,尊君卑臣,权统由一,政不二门,赏罚必信,法令著明,百官修理,威令必行。

【夫霸君亦为人除难兴利以富国强兵,或承衰乱之后,或兴兵征伐。皆未得,遵法度,申文理,度代而制,因时施宜,以从便善之计,而务在于立功也。】此霸者之术。

【王道纯而任德,霸道驳而任法。此优劣之差也。】

《道德经》曰:” 我无为而人自化。“ 《文子》曰:” 所谓无为者,非谓引之不来,推之不往,谓其循理而举事,因资而立功,推自然之势也。“ 【故曰:” 智而好问者圣;勇而好问者胜。乘众人之智,即无不任也;用众人之力,即无不胜也。故圣人举事,未尝不因其资而用也。】 故曰:汤武,圣主也,而不能与越人乘舲舟,泛江湖。伊尹,贤相也,而不能与胡人骑原马,服**。孔、墨,博通也,而不能与山居者入榛薄,出险阻。

由是观之,人智于物,浅矣,而欲以昭海内,存万物,不因道理之数,而专己之能,则其穷不远。故智不足以为理,勇不足以为强,明矣。然而君人者,在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,因物以识物,因人以知人也。

【《吕氏春秋》曰:“ 是天无形而万物以成,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,此谓不教之教,无言之昭业。” 】

夫冬日之阳,夏日之阴,万物归之,而莫之使。至精之感,弗召自来。待目而昭见,待言而使令,其于理难矣。

【《文子》曰:“ 三月婴儿,未知利害,而慈母之忧喻焉者,情也。” 故曰:“ 言之用者小,不言之用者大。又曰:不言而信,不施而仁,不怒而威,是以天心动化者也。施而仁,言而信,怒而威,是以精诚为之者也。施而不仁,言而不信,怒而不威,是以外貌为之也。】

【庄子曰:”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四时有明法而不议,万物有成理而不说。圣人无为,大圣不作,观于天地之谓也。】

不言之令,不视之见,圣人所以为师。此黄老之术也。

六经之理,贵于未乱;兵家之胜,贵于未战。

此孔氏之术也。【议曰:孔氏之训,务德行义,盖王道也。】

墨子曰:“ 古之人未知为宫室,就陵阜而居,穴而处,故圣王作为宫室。为宫室之法,高足以避润湿,边足以圉风寒。宫墙之高,足以别男女之礼。谨此则止,不以为观乐也。故天下之人,财用可得而足也。当今之王为宫室则与此异矣。必厚敛于百姓以为宫室,台榭曲直之望,青黄刻镂之饰,为宫室若此,故左右皆法而象之。是以财不足以待凶饥,振孤寡,故国贫而难理也。为宫室不可不节。【议曰:此节宫室者。】

古之人未知为衣服,时衣皮带茭,冬则不轻而暖,夏则不轻而清。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情,故圣人作,诲妇人,以为人衣。为衣服之法,冬则练帛,足以为轻暖,夏则絺绤,足以为轻清,谨此则止,非为荣耳目,观于人也。是以其人用俭约而易治,其君用财节而易赡也。当今之王,其为衣服,则与此异矣。必厚敛于百姓,以为文彩靡曼之衣,铸金以为钩,珠玉以为佩。由此观之,其为衣服,非为身体,皆为观好耶。是以其人淫僻而难治,其君奢侈而难谏。夫以奢侈之君,御淫僻之人,欲国无乱,不可得也。为衣服不可不节。”【 议曰:此节衣服也。】

此墨翟之术也。【议曰:墨家之议,去奢节用,盖强本道。】

商子曰:“ 法令者,人之命也,为治之本。【慎子曰:” 君人者,舍法而以身治,则受赏者虽当,望多无穷;受罚者虽当,望轻无已。君舍法而以心裁轻重,怨之所由生也。是以分马者之用策,分田者之用钩,非以钩策为过人之智也,所以去私塞怨也。故曰:夫君任法而不躬为,则怨不生而上下和也。“ 】 一兔走,百人逐之,非以兔可分为百,由名分之未定也。卖兔满市,盗不敢取者,由名分已定也。故名分未定,虽尧舜禹汤,且皆加务而逐之。名分之定,则贫盗不敢取。故尧舜圣人之为法令也,置官也,置吏也,所以定分也。名分定则大诈贞信,巨盗原悫,而各自治也。” 【《尹文子》曰:“ 名定则物不竞,分明则私不行。物不竞,非无心,由名定,故无所措其心;私不行,非无欲,由分明,故无所措其欲。然则心欲人人有之,而得同于无心无欲者,在制之有道故也。” 】

申子曰:“ 君如身,臣如手,君设其本,臣操其末。为人君者,操契以责其名。名者,天地之网,圣人之符。张天地之网,用圣人之符,则万物无所逃矣。”

此商鞅、申、韩之术也。

【恒范曰:“ 夫商鞅申韩之徒,贵尚谲诈,务行苛刻。废礼义之教,任刑名之教,不师古,始败俗伤化。此则伊尹、周公之罪人也。然其尊君卑臣,富国强兵,守法持术,有可取焉。逮至汉兴,有宁成,郅都之辈,仿商、韩之治,专以杀伐残暴为能,顺人主之意,希旨之行,要时趋利,敢行败祸,此又商、韩之罪人也。然其抑强族,抚孤弱,清己禁奸,背私立公,亦有取焉。至于晚代之所谓能者,乃犯公家之法,赴私门之势,废百姓之务,趋人间之事,决烦理务,临时苛辩,使官无谴负之累,不省下人之冤,复是申、韩、宁、郅之罪人也。”】

由是观之,故知治天下者,有王霸焉,有黄老焉,有孔墨焉,有申商焉,此所以异也,虽经纬殊制,救弊不同,然康济群生,皆有以矣。今议者或引长代之法,诘救弊之言【议曰:救弊为夏人尚忠,殷人尚敬,周人尚文者】;或引帝王之风,讥霸者之政,不论时变,而务以饰说。故是非之论,纷然作矣。言伪而辩,顺非而泽,此罪人也。故君子禁之。
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  • Copyrights © 2019-2024 Vincere Zhou
  • 访问人数: | 浏览次数:

请我喝杯茶吧~

支付宝
微信